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正文 第三卷第一章第七节 思良将
    皇明风云录

    第三卷  动荡中原

    第一章  名将靖边制夷狄

    第七节  思良将

    万历四十七年(后金天命四年)八月中,赫图阿拉。

    努尔哈赤将各旗旗主以及所有重要大臣召集到兴京(赫图阿拉)之后,当天便举行了朝会,商讨对付熊廷弼、打破目前辽东僵局的方略。

    朝会期间,以阿济格和莽古尔泰为代表的主战派强烈劝谏,请求努尔哈赤尽起建奴全部力量直取沈阳,再次和明国展开战略大决战,企图一战定胜负,彻底将熊廷弼所部歼灭;而以代善和阿敏为代表的主守派则是主张暂时休兵,安抚境内的百姓、整兵备武以便休养生息,同时可以考虑将兵锋转移至朝鲜和蒙古诸部,先行除去建奴的后方大患;其余的大臣则是议论纷纷,分成了两派支持两方意见,整个朝会一时之间各种意见相持不下。

    努尔哈赤见两方的意见都有一些道理,自己也是一时拿捏不准,毕竟一时的胜利并不能说明什么,只要有一场败仗就有可能将自己的大金国葬送掉。于是,努尔哈赤也是皱着眉头沉吟了着,过了一会儿抬头看见皇太极一直坐在一边没有说话,像是在思考着什么,便问道“四贝勒一直没有发表意见,可有什么想法?”

    皇太极起身说道“启禀汗阿玛,儿臣思来想去,认为如今我大金刚刚经历了一场关乎国运的生死大战,虽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,但是国力也难免受到了损害,各旗将士也是需要休整和补充,现在不光是明国需要暂时的僵持,我大金也需要!所以,儿臣以为我大金暂时不应与明国发生大规模的激战,特别是在熊廷弼防守严密、辽东暂时无懈可击的时候。”

    努尔哈赤冷笑了一声,说道“既然是这样,按照四贝勒的意思,我大金铁骑就应该解甲归田、马放南山了?这样的话,萨尔浒之战的战果岂不是要付诸东流了?”

    “儿臣不是这个意思。”皇太极急忙说道“恰恰相反,儿臣反而觉得我大金勇士应该趁此时机加紧操练,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各旗的战力补足,并且多方筹集粮草辎重以备不时之需。至于明国那边,儿臣以为可以采取其他的方法削弱明国的实力,为将来开战做好准备。”

    努尔哈赤听完之后,不禁心头一跳,问道“比如说?”

    皇太极笑着说道“启禀汗阿玛,比如说蒙古诸部!汗阿玛高瞻远瞩,此前一直和蒙古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保持着非常好的来往,甚至几次将我大金的格格下嫁过去,现在这两部和我大金的关系非同一般,可以说是同气连枝;所以儿臣以为,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就是我大金分化瓦解蒙古诸部的切入口!汗阿玛可以和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举行会盟,先行将这两部人马拉上我大金对战明国的战车,以后通过这两部的关系,逐渐将整个蒙古诸部卷进对明战事。如此的话,虽然我大金并没有削弱明国的国势,但是却大大增强了我大金的实力。如此的话,同样可以改变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,借此打破目前辽东的僵持之势!”

    努尔哈赤听完之后仔细的思考着,过了一会儿猛然大笑了起来,说道“哈哈,四贝勒果然有大才干,此计甚好!若此计成功,那我大金的军力必将成倍的增长!”

    代善等人听完之后也是神色各异,众人对于经常在努尔哈赤面前大出风头的皇太极甚是忌惮。而代善的心中更是百味杂陈自己是大贝勒,是诸贝勒之首,但是自己却始终被皇太极的光芒笼罩住,这对将来的大事非常的不利!代善的心中不禁开始了翻腾。

    努尔哈赤看了看众人,继续说道“朕看,这会盟之事就交给四贝勒去办好了,相比四贝勒一定会办得很好的。四贝勒,务必将此事办得庄重一些,朕要各方势力都能够知晓!”

    皇太极闻言心中顿时一喜,急忙说道“儿臣领旨!请汗阿玛放心,儿臣一定将会盟之事办得风光无比,到时候一定可以震慑明国和其余的蒙古部落!”

    半个月之后,在皇太极的精心安排之下,努尔哈赤率领皇太极、代善、阿济格、莽古尔泰、阿敏五名旗主,以及佟养性、宁完我等大臣、汉奸,在两黄旗铁骑以及各旗护卫的仪仗下赶往了科尔沁草原,和早就已经等候在那里的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头领汇合。建奴、蒙古鞑掳共计数万人汇聚在了科尔沁草原上。

    这一天,建奴和科尔沁部、喀尔喀部鞑子一同祭祀天地、歃血为盟,宣告双方结成了同盟,形成了一个针对大明的军事联盟,而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也自此成为了建奴的铁杆盟友,彻底登上了建奴攻明的战车。

    两日之后,明军的尖哨马不停蹄的将这一重大消息传回了沈阳。

    熊廷弼在接到消息之后,顿时就感到形势不妙,本来以现在辽东的军力来讲,仅仅面对建奴的军事压力就已经很吃力了,如果再加上蒙古人的话,那辽东的局势将会急转直下、一发不可收拾!

    “奴酋这一手玩的好厉害啊!将蒙古人拉了进来,看来日后的仗更加的不好打了!”熊廷弼在心中哀叹着。

    眼见辽东的形势越发的严峻起来,熊廷弼急忙给朝廷上书,要求朝廷即刻给科尔沁部和喀尔喀部下旨进行斥责,要求其毁盟罢兵;同时,熊廷弼还要求朝廷给蒙古林丹汗发去国书,要求林丹汗严加约束蒙古诸部,不得和建奴有任何往来;除此之外,熊廷弼再次强调,朝廷要尽快加大对辽东的援助,尽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增强辽东的军事力量,以便应对可能爆发的战事。

    待到奏折送出去之后,熊廷弼非常烦躁的在屋子里走来走去,心中不断盘算着手中可以调遣的兵马,以及建奴可能攻击的城池、要点。但是,无论熊廷弼如何盘算、计划,最终得出的结论都是一个如果建奴大举进攻的话,目前辽东的军力肯定是抵挡不住的!何况现在蒙古人也掺和了进来。

    “看来,还是需要从关内调集援军啊。”熊廷弼心中感叹着。

    可是,当熊廷弼打开房内的大明地图的时候,关内各地的形制、地貌全都映入了眼帘,各地的精兵强将、特色强军都在熊廷弼的脑海中一一划过,但是随即便被熊廷弼一一否定了。这些所谓的强军,有的是名不副实,有的只是在特定的地域(比如山地、江河之地)才能够发挥战力,有的则是距离辽东太过遥远,这些兵马几乎全都不适合调集到辽东支援,如果强行征调的话,难保不会发生另一个萨尔浒之战!

    熊廷弼用手轻抚着桌子上的地图,想了一会儿,喃喃地说道“眼下国朝能够出征建奴的大军,也就只有刘云威的汉威营和戚家军了,川军也可以,但是奈何蜀道艰难、征调不易啊;而且,汉威营和戚家军都只有数千兵马,数量太少了,对上数万乃至十万的鞑掳难保要吃大亏的。唉!要是有数万这样的强军在手,不出半年我便可以剿灭建奴、稳定辽东!”

    思来想去,熊廷弼还是决定再给朝廷写一封奏折,希望将刘云威的汉威营先行调回辽东;同时熊廷弼考虑到刘云威现在正是服丧期间,不一定愿意折返回辽东,于是便又写了一封私信,派了心腹之人去追赶汉威营。信中,熊廷弼希望刘云威能够以辽东大局为重,不管现在走到了哪里,都能够先暂时停下一段时日,以便等候朝廷的调令,自己也会尽力协调将汉威营调回辽阳抗击建奴。

    待到所有的奏折、书信都已经送出去之后,熊廷弼才稍稍松了一口气,暗道“现在好了,我能做的都已经做完了,接下来就等等看吧,看看朝廷到底能够派来几支援军!”

    五日之后,熊廷弼的奏折被送到了京师,兵部尚书黄嘉善接到之后大吃了一惊,惊呼道“奴酋竟然和蒙古人搞到了一起!如此辽东焉能保住?熊廷弼就算是有天大的能耐,面对这样的危局也是无计可施的,必须请求陛下再调集援军赴辽!”

    说完,黄嘉善便要进宫求见万历帝,但是还没走出房间,黄嘉善的脑海里便闪过了万历帝那行将就木一般的模样,心中不禁泛起了一阵酸楚“可是以陛下现在的身体,听到这样的噩耗之后能扛得住吗?眼下国事艰难,陛下又龙体欠安,我大明可如何是好啊!苍天真的瞎了眼啊,竟让华夏遭此大难!”

    就在这时,一名家人进屋说道“老爷,刚刚听到消息,方阁老进宫面圣去了!”

    黄嘉善一听顿时吃了一惊,说道“方从哲一定是听到消息了!快去备车,我即刻进宫!”

    。